农业物联网在大田墒情监测上的应用
文章出处:本站 人气:557发表时间:2020-01-11 02:54:32
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人口众多,国土面积辽阔,但耕地资源相对匮乏,土壤总体质量不高、水资源紧缺,旱灾发生频率高、范围广,干旱缺水已成为我国粮食和农业稳定发展制约因素。在这种条件下,对土壤的信息进行监控与预警,及时了解它们的土壤质量信息和变化对指导农业生产和保护生态环境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
墒情,在我国,通常是指在北方旱作农业区土壤的含水状况。
开展土壤墒情监测工作,调查了解农田土壤墒情变化情况,及时掌握农作物需水状况,是做好农业抗旱减灾、指导农民科学灌溉和推广农田节水技术的基础和保障。为保证土壤墒情监测工作顺利开展,我国农业部制定了《全国土壤墒情监测工作方案》
根据统一安排,各省积做好农业物联网建设工作,大力开展土壤墒情监测与信息发布,充分发挥物联网作用。
一、抓好物联网土壤墒情监测站点建设。农业物联网“墒情”开展监测工作要求各地高标准建好墒情监测点,按时监测上报墒情数据和信息,做好墒情监测基础性工作。
二、加强物联网应用技术协作。各省物联网工作开展以来,墒情监测网页不断更新优化,基础数据不断补充完善,功能不断优化,自动监测上报的墒情数据渐趋准确。
三、利用农作物墒情监测系统发布墒情报告。目前,基本能做到土壤墒情信息表达图文并茂,省及县(市、区)墒情报告、基本信息、监测点自动监测数据上传、查询。领导及有关方面能较好应用物联网墒情平台了解分析墒情,指导农业生产。
四、建立土肥墒情数据库。目前,通过农业物联网“墒情”系统能开展下列工作:
1、能及时查询、自动监测站墒情数据和县(市、区)墒情报告和有关信息,掌握全省墒情动态;
2、能利用物联网提供的墒情信息,并结合其它墒情信息(非物联网监测点、省水文、气象)编写墒情报告、编绘墒情分布图;
3、是通过物联网墒情监测平台快速上传发布各省及有关县(市、区)墒情报告和信息。物联网监测站所在地还利用物联网墒情监测平台开始建立墒情信息数据库。包括监测站点水分常数信息库、主要农作物墒情评价指标体系数据库、墒情监测站点土壤类型、理化性状、耕作施肥、灌排方式等基本情况数据库和墒情数据、信息、报告、图件数据库。
农业物联网在墒情上的应用分不同气候区域、土壤类型、种植作物开展墒情指标试验研究,建立主要作物土壤墒情指标体系。
1、资料收集
主要包括各地区主要作物种类、分布区域、播种面积和耕作制度;作物不同生育阶段需水规律和灌溉试验研究结果;主要作物不同生育阶段气候特征和变化规律;农田水利设施条件和作物灌溉制度等。收集或测定主要耕作土壤的质地、容重、田间持水量、凋萎系数和土壤毛管断裂含水量等数据。
2、田间试验
设置不同水分条件处理,定期测定土壤含水量,观测记载作物生长期间的各生长发育指标和作物受旱表象,建立不同土壤含水量与作物生长发育和旱涝表象之间的数据关系。
3、建立指标体系
通过对已有资料和田间试验结果的分析整理,总结不同土层深度主要作物不同生育期土壤适宜相对含水量,以及作物受旱和受涝表象指标,
总而言之,农业物联网技术在墒情监测中的应用,实现了土壤墒情的连续在线监测,同时通过农田节水灌溉的自动化控制,既提高灌溉用水利用率,缓解我国水资源日趋紧张的矛盾,也能为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对于现代农业生产来说,意义重大。
相关推荐:
云飞大田四情监测系统是农业生产好帮手
云飞大田四情监测系统实现足不出户就能管理果园
农业物联网实现自动化远程化种植
农业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灌溉上的应用
农业物联网主要涉及到哪些方面?
为什么我国的农业物联网发展速度这么快?
相关推荐:
云飞大田四情监测系统是农业生产好帮手
云飞大田四情监测系统实现足不出户就能管理果园
农业物联网实现自动化远程化种植
农业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灌溉上的应用
农业物联网主要涉及到哪些方面?
为什么我国的农业物联网发展速度这么快?
文章地址:http://www.crescentsecurityservices.com/jd/128.html ,农业物联网,智慧农业,农业物联网系统,农业物联网解决方案;如需转载请注明本文来源出处!
上一篇:物联网让我国农业走进农业4.0下一篇:农业物联网在大田四情监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