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由科技部批准。
8月24日,记者从市科技知识产权局获悉,最近科技部组织专家考察组对南充国家农业科技园验收情况进行了考察,并最后公园以高分数通过了现场验收。
南充市科技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说,南充市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突出了建设三中心、五园、一区;示范区促进核心区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培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依托核心区和示范区复制先进经验辐射带动中部、南部、宜隆等地的农业科技进步,全面促进城市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生态模式。2017年,园区总产值18.88亿元,产值分别为3.74亿元、5.7亿元和9.44亿元。与三年前相比,园区的产量增长了14%,第二和第三的产量分别增长了4.5倍和25倍。
8月24日,记者来到西充县宜兴镇滇子山村智能农业示范园区,亲眼目睹了现代钢框架温室的紧密联系。示范园区建成了智能农业综合控制中心、智能玻璃温室、露天肥水一体化、新品种示范区和物联网农业项目。
不要低估这些智能温室,除了具有自动控温、自动虫害控制等功能外,还通过大数据量及时向市场销售和客户反馈消费情况,向种植者反馈,根据种植者反馈进行调整。产品种类和生产规模,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一位示范园区负责人介绍,该智能农业示范园区综合应用物联网、音视频技术、无线通信等技术实现。农业可视化远程诊断、远程控制;还构建了西充县智能农业综合服务平台和工业应用系统,以促进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化、农业资源管理数字化、精细化管理农业生产过程和智能农业装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记者在智能农业示范园种植育种基地看到,工人们在包装新摘的有机蔬果、刚屠宰的猪肉等有机农产品。以及在南充、重庆、成都等城市销售的商店。品牌店员只需通过电话、微信或移动电话APP等方式下订单,店员会很快下订单。
园区积极开展高端配送、会员营销、订单直销,并在一、二线城市设立了23家旗舰店和250个配送中心,使农产品市场整合渠道更加畅通。国家农业科技园管理委员会,成功打造了南充佳作等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培育了两个京条椒山香米等国家保护地理标志4大产品。以及元豆等有机品牌128;实施区域品牌+产品(企业)品牌双品牌体系,进一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应建立全球质量监督体系和原产地追溯体系。
据了解,南充国家农业科技园总面积452万亩,分为核心区、示范区和辐射区,其中核心区22000亩,覆盖西充县宜兴、中岭、丰明镇;层积50万亩,覆盖三个市辖区和西充县33个乡镇,辐射面积400万亩,覆盖9个县(市、区)。包括种植育种联合循环基地、科技创新创业引擎、农业信息服务中心、园村一体化示范模式、休闲观光生态五大功能。三年来,核心区围绕果蔬、畜禽两个特色产业,重点建设三中心、五园、一区,确立了优良品种育种标准生产集约化进程。冷链物流营销文化创意产业链,创建育种流通、创新创业、信息服务等综合技术示范基地。
为了进一步开发农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产品深加工和集约化加工能力,在核心区建设了两个农产品初级加工基地,加工速度较快。农产品达到80%,商品加工率达到90%,规划面积约4500亩。项目建成后,可派驻50多家企业。年产值预计超过200亿元,就业人数超过10000人。
据介绍,在核心区三个中心的建设中,园区管理投资中心和科技创新孵化中心合并,升级为园区内7000平方米的投资孵化楼。主要工程已经完成,预计今年年底投入运行,农产品加工物流展览中心升级为有机农产品。加工、展览和贸易中心在四川东北部。今年内引进龙头企业15家,年农产品加工能力300万吨。
在五园建设中,川北茂源生态农业示范园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建成12000亩智能化地方养鸡基地和规范化果蔬示范基地,形成污染频发。生态循环种植育种产业链,年产值1.4亿元。利用土壤改良、绿色防治和生物防治技术,建设有机农业示范园,建设1.1万亩frUIT和蔬菜温室和向日葵鸡*牛奶猪场。年产值达到1亿元。现代智慧农业示范园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合作,与农工商、旅游科技、扶贫三者合作。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农民创业园区,打造商业平台,吸引1000人;美丽的乡村观光园区,新增500户住宅、川北民俗街和微型电影基地。
在该带建设中,在核心区5177木山地区种植了2.0m乔灌,全面建成了具有生态、景观、游憩三大功能的山地景观生态林带。
此外,核心区还建成了中国有机生命园等10个乡村旅游目的地,桃波园等6个农业主题公园,玫瑰谷等97个专业村,培育了300多名乡村旅游农民,帮助西充成功建立国家旅游局。2017年,核心区农民人均收入比2015年增长3600元,使17800户贫困家庭脱贫,34000人就业创业。
文章地址:http://www.crescentsecurityservices.com/zx/962.html ,农业物联网,智慧农业,农业物联网系统,农业物联网解决方案;如需转载请注明本文来源出处!